安防之家讯:摘 要:发电厂的干除灰系统是将锅炉燃烧后的飞灰通过电除尘器吸附,送至灰库储存综合利用。受市场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燃煤电厂的燃料成本急剧增加,为了有效降低燃料成本,电厂根据不同负荷阶段进行掺烧劣质煤,劣质煤的灰份高带来除灰压力的增大,干除灰系统的输送能力将直接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
1干除灰系统简介
某公司锅炉设计煤种灰份为11.19%(校核煤种灰份为22.35%),干除灰系统设计出力为单台炉120t/h。因煤质变化灰份大于30%,在燃用劣质煤后,造成电除尘器灰斗出现大面积积灰的现象,最严重时机组被迫降负荷运行。所以干除灰系统的增容改造迫在眉睫,经多次论证后,建议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将干除灰系统的输送能力提高到235t/h。
2 干除灰系统改造前设备状况
仓泵配置:一电场仓泵容积2.5m3、二电场仓泵容积2.5m3,三电场仓泵容积1.0m3,四电场仓泵容积1.0 m 3,五电场仓泵容积为1.0m3。
输送单元配置:一电场有2根DN175/DN225输灰管道和二电场1根DN175/DN225输灰管道。三、四、五电场共用1根DN125/DN150输送管道,但本单元与二电场输送单元互锁,同一时间内只有一根输灰管道可以运行。其具体设计如下所述:一电场的1号、2号、3号、4号仓泵串联使用一根输灰管道,一电场的5号、6号、7号、8号仓泵串联使用一根输灰管道,二电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仓泵串联后使用一根输灰管道,三、四、五、电场各8台仓泵串联后并联使用一根输灰管道。一电场2根输灰管道输送出力96t/h,二电场1根输灰管道输送出力19.2t/h,三、四、五电场1根输灰管道输送出力4.8t/h,总输灰出力为120 t/h。
3 干除灰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为了彻底解决由于入炉煤煤质变化造成的灰量增大及电除尘器严重偏流导致的对气力输送系统的影响,在原设计基础上提高系统出力及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加大干除灰系统的输送能力并尽量降低输送压缩空气的使用量,降低除灰系统单耗。
电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因原理论设计要求在电除尘器入口烟道内加装导流板,在电除尘器入口喇叭处加装烟气均流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电除尘器入口烟道内导流板效果不佳,造成电除尘器内部烟气出现偏流现象,飞灰大量积存在3、4、5、6号灰斗内。
燃用劣质煤时,尤其灰分达到36%以上时,干除灰系统因灰量大及灰质的变化,无法将所有干灰及时输送到灰库,势必造成电除尘器灰斗内部大量积灰。
电除尘器灰斗大量积灰时,运行人员将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降低,来减少灰斗积灰量,但此做法将大量飞灰直接送入脱硫吸收塔内,造成吸收塔浆液质量变化,影响脱硫效率。灰斗积灰严重时,电除尘器高压柜因内部极板、极限的短路,造成高压柜发短路或欠压故障报警跳闸。
电除尘器内部出现大量积存灰时,因干除灰系统的输送能力不能达到燃用煤种的灰分,为防止电除尘器高压柜跳闸或内部积灰因短路电流造成的飞灰琉化,只有降低机组负荷,等待灰斗内部飞灰输送干净。
干除灰系统设计容量较小,因原设计按设计煤种的灰分22.35%计算,每台炉只有四根不同管径的输灰管道,一电场两个输送单元各自有一条输灰管道、二电场两个输送单元并联,三、四五电场并联使用一条输灰管道。因管道设计和节能方面原因,二、三、四、五电场输送单元管道间还存在互锁关系,更加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输送量。
燃用劣质煤后,为增加干除灰系统输送量,只有通过修改进料时间、等待时间等设定参数来缩短运行周期,这样增大了输送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导致压缩空气的压力一直在低限运行。
4 干除灰系统的改造
仓泵配置:一电场仓泵容积2.5m3、二电场仓泵容积2.5m3,三电场仓泵容积1.0m3,四电场仓泵容积1.0 m 3,五电场仓泵容积为1.0m3。
输送单元配置:一、二电场在现有3根DN175/DN225输灰管道的基础上新增1根相同规格的输灰管道。改造后每台机组除尘器一电场设计4根输灰管可同时输灰,其具体设计如下所述:一电场的1号、2号仓泵和二电场1号、2号仓泵共用一根输灰管,一电场的3号、4号仓泵和二电场3号、4号仓泵共用一根输灰管,一电场的5号、6号仓泵和二电场5号、6号仓泵共用一根输灰管,一电场的7号、8号仓泵和二电场7号、8号仓泵共用一根输灰管,共4根输灰管,每根灰管的输送出力48t/h,确保一、二电场输送总出力为192t/h。新增加的粗灰管在两座粗灰库(#1、2)和细灰库(#3)都设置接入口并安装切换阀;新增加的细灰管在#2粗灰库及细灰库(#3)间切换。
三电场每4台仓泵作为一个输送单元,为保证下料顺畅每台仓泵均配置平衡管,2个输送单元共享一根新增加的DN125/DN150输送管道。
安防之家专注于各种家居的安防,监控,防盗,安防监控,安防器材,安防设备的新闻资讯和O2O电商导购服务,敬请登陆安防之家:http://anfang.jc68.com/